品牌秀
文章推荐
掌门人
首页 > 品牌秀 > 品牌秀
王连道:年届七旬匠人的坚守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6-12-05    点击:

老的京杭大运河南段,A8艺术公社,68岁的美术工艺大师王连道俯在案几上,以细竹为纸、烙铁为笔,转折钩挑间,一幅高12厘米、周长7厘米的360°的西湖风情图便跃然于竹杆上。

王连道精雕细琢的小竹,其实是一双天竺筷。起源于清代的天竺筷,曾是老底子杭州人家家户户的“标配”,历经三百多年人间烟火,浸润在老杭州的汤汤水水里,早已融为杭城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被誉为“江南名筷”。

如今,作为天竺筷第五代传人和杭州天竺筷厂掌门人,王连道在天竺筷工艺的传承创新上打磨了近20年,让这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摆脱了“濒危”命运,逐渐踏上“走红”之路。他说,“老祖宗留下的珍贵遗产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丢失,我要将传统工艺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入古而出新,为传承家乡的民俗文化做点贡献。”

王连道:年届七旬匠人的坚守与创新

 

天竺筷的佛缘

 

“打从记事起,家里就用天竺筷吃饭。”早年,在王连道看来,吃饭用天竺筷没什么出奇之处。但随着对中国箸文化的研究逐步加深,王连道对天竺筷的认识有了彻底的转变,“原来小筷子蕴藏深厚的文化渊源。”

相传在清乾隆年间,杭州灵隐天竺山建有三寺(上天竺法喜寺、中天竺法净寺、下天竺法镜寺),香火十分旺盛。某日,寺内素斋供不应求,也没有足够的筷子,为了应急,僧人们把庙前山后的小苦竹削成筷供香客使用。一些香客为求得佛缘好运,便带走了筷子,以示“佛主心中留”的意蕴。民间还有“小苦竹是观世音菩萨撒的种子”的说法,认为它产于佛地、种是佛根、吸有佛水,用此筷进食可消灾祛病,造福迎祥。

在天竺筷最鼎盛的民国时期,杭州地区的生产作坊有上百家,光大井巷一带就有40多家,当时,“天竺筷出了名,做煞了大井人”甚为流传。宋美龄曾购买了很多天竺筷带回南京,并作为“国礼”赠予各国大使夫人。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游杭州,周恩来总理弃用了象牙筷而选择极具地方特色的天竺筷宴客,许多外宾都要求带走一双留作纪念。

除了有文化渊源之外,天竺筷有别于其他名筷的最大特点就是原材料。“用小苦竹做筷子是杭州人的一大贡献”,王连道坦言,在天竺山,漫山都是不起眼的小苦竹和大叶箬竹,竿长两米,直径1厘米左右,粗细适中,中孔很小,非常适合筷子工艺。更重要的是,天竺筷保留了原始竹青,不仅具有自然特性,而且因竹质密度高不会渗入杂质,易漂洗难霉变,彰显了自然风韵的天竺筷也不用上油漆,既有利于人体健康,还能节约大量木材,是典型的绿色环保产品。

王连道:年届七旬匠人的坚守与创新

 

 

 

曾一度濒临消亡

 

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天竺筷的市场逐渐式微,甚至濒临消亡。

一方面,天竺山被划为保护区,天竺筷赖以生产的小苦竹原料断了来源。另外,因为纯手工生产,过程慢长且十分辛苦,劳动力成本提高,加之一次性筷子和大机械生产的筷子占据了大部分市场,给天竺筷造成了巨大冲击。

事实上,最根本的还是内部原因——生产技艺无统一标准,技术落后,质量难以保证。“那时的天竺筷多是小作坊生产,很多都制作粗糙,包装也不讲究,卖没卖相,有时用着还扎嘴。”原本为江浙沪一带家庭必备的“吉祥筷”,就这样慢慢在市面上没落了。

一件“标志性”事件让王连道记忆犹新。2000年,杭州举办第二届西湖博览会,王连道将天竺筷、王星记纸扇、张小泉剪刀和杭州丝绸打包组合在一起,装成一个“杭州四宝”礼盒在博览会上展出。这样的创意获得了一致好评,订单供不应求,甚至还拿到了专利。可是,到了第二年,市场上出现了“杭州三宝”。王连道买来一看,原来天竺筷被拿掉了。“为什么?就是因为缺乏创新,质量参差不齐,与其他三宝差距太大,人家不带你玩。”

王连道:年届七旬匠人的坚守与创新

 

 

天竺筷重生,三年亏了四百多万

 

曾经名噪一时的天竺筷被边缘化了,这让用着天竺筷长大的王连道非常着急,“作为老杭州,对天竺筷有天然的感情。这么好的东西,实在担心它消失,我心里舍不得。”于是,在光学仪器厂当过精工车间主任、创办过医疗器械公司的王连道决定再次创业,挽救天竺筷。

他找到余杭的花园竹筷厂合作。2006年,他改组成立了自己的天竺筷厂。一开始,王连道对重振天竺筷业信心十足。“摆弄设备本就是我的老本行,精密的光学仪器都能做好,做筷子岂不是小菜一碟?”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一双简单的筷子,制作工艺可没那么简单。

“上乘天竺筷,从选料到装盒成品,每支都由数名工匠经过20几道工序加工而成,包括脱浆、裁切、理坯、磨头、砂光、烙花、抛光、打孔、上头等等。”王连道坦言,仅烙花这一道工序,就需要高超的技能、十足的经验和恰当的力道,“快了、轻了烙不上花纹,慢了、重了则烧焦筷料。”另外一个问题是生产工艺无标准。无规矩不成方圆。传统的天竺筷制作工艺生产出来的筷子质量不佳,比如筷头是用刨刀削的,很容易戳破嘴;筷帽易脱落,一旦进水,一双筷子也就费了。

为此,王连道开始摸索着自己制定企业标准。为了找新的原料产地,他跑遍了余杭、临安、宁波、安徽、江西等地的十几个山头,每片竹林都要亲自检查是否合乎生产要求。

为了革新工艺,王连道跑遍了杭州的文史馆、图书馆,查阅了记载天竺筷的各种资料,走街串巷收集传统的制筷工具,重新制定了天竺筷的生产标准。比如将割料机改为半自动化操作,把烙花煤炉改造成清洁能源的电炉,用砂盘上碾磨筷子头,使之圆滑而不会伤嘴等。

天竺筷在王连道的坚持下重生了。可是,理想像烙花一样美好,而现实却如筷子一样骨感。从2006年到2009年,尽管参加了各种展销会,可天竺筷厂没卖出过一双筷子,还亏了四百多万。

王连道:年届七旬匠人的坚守与创新

 

 

入古出新,匠心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天竺筷的出路究竟在哪里?”王连道反复思考着这个问题。

从小饱读诗书、在书画艺术上颇有造诣的他,终于从经典中悟出了破局之道。“熟知非真知”,王连道明白了,原来自己熟悉的天竺筷,并没有做到真正地了解。他把这句话写成一幅书法作品挂在厂房的墙上,告诫自己学无止境,努力做到匠人与艺术大师相结合,实用品与精品相结合,不断创新和延伸文化产品,只有这样,传统工艺才能真正融入现代社会。

王连道开始探索天竺筷匠人与艺术大师的融合之道。

“匠人给予生命,诗人给予灵魂。”这是王连道对来访者重复最多的一句话,他希望自己不仅是个匠人,而且是个有诗意的人。

青少年时期,王连道曾先后跟随西泠印社王京甫、吴静初、余正、李早四位大家学习书画篆刻,如今已获得西泠印社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众多荣誉和称号。他给自己取了艺名“石古”,源自“山高益豪志,石古藏灵根”一诗,寓意坚持不懈、历久弥新的匠人精神。

如今,王连道不再局限于过去单纯复制烙花的方法,在天竺筷上烙下杭州美好的风物人情,还开发出别具风格的筷架、筷帽、书画筷一体的组合式艺术品等衍生产品,还向旅游景点纪念品、定制礼品、收藏品方向发展。

目前,天竺筷厂自行设计开发了9款新品,其中“西湖十景”“龙凤御箸”分别荣获2006年和2007年西博会金奖;“西湖天竺筷”荣膺2008年度杭州市优秀旅游纪念品金奖;“运河古韵”“济公活佛”在2008年西湖国际休闲博览会上双双获得金奖……现又着手“西溪湿地”“婚庆喜筷”等款产品的开发。

“这是只有我们杭州才有的特产,我要把它做成工艺礼品、杭州人能拿得出手的礼品。”王连道说,在人们心目中,筷子是很便宜的,没想过筷子能卖几百块钱,但这种观念正慢慢被改变。同时,他也希望有大资本注入,打造成天竺筷产业,能够更好地将天竺筷传承下去。

如今,天竺筷正在渐渐苏醒,以一种优雅的面貌重新走进百姓人家。延续了将近两百年的“名店用名筷”的景象,楼外楼的西湖醋鱼、奎元馆的片儿川、羊汤饭店的汤汤水水,都用着刻有本地老字号的天竺筷,诉说着天竺筷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王连道:年届七旬匠人的坚守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