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1970-01-01
出生地:湖南茶陵
个人博客:富义仓
生日:1970-01-01
出生地:
个人博客:船牌
杭州天一堂梨膏糖厂厂长,从小学会了做“小热昏”梨膏糖的手艺,与父亲杨连根坚持传承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梨膏糖制作技艺。
徜徉街头,一个个铭刻着“始于某某年”金字招牌的老字号总能让人驻足。张小泉的剪刀、王星记的扇子、边福茂的鞋、孔凤春的粉……早已浸润到老底子“衣食住行”的文化中,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市场的变革,不少“老字号”面临“经得住百年风雨,经不起市场洗礼”的尴尬。面对品牌影响力式微的现状,仅仅依靠对老字号的政策保护、人们的怀旧情怀来维持发展远远不够。
“新掌门”的出现,能否改变这一现状?在坚守和创新之间,他们如何寻找到这一平衡点?本报联合杭州市商务委员会推出“老字号新掌门”栏目,为你解读新消费时代下老字号的“凤凰涅槃”。
杨菁:把传统味道带给更多人
在我们走进天一堂梨膏糖厂办公室没一会,杨菁就接到一个电话,随即她查询了一叠快递单:“你订的梨膏糖已经发货了,明天应该就能寄到”。
“现在是销售淡季,”她说,“这么热的天,也不能生产。”但自从他们的“小热昏”梨膏糖进入到线上平台后,淡季的销量也明显提高了,现代零售方式拓宽了传统产品的销路。
“浙江好地方,土产唱不光。宁波水产多,黄鱼夹咸鲞,西湖出藕粉,湖州麻酥糖,柯桥豆腐干,绍兴老酒香……”说起 “小热昏”,杨菁父亲、天一堂梨膏糖厂创始人杨连根张口就来。用杭州方言说唱的曲种“小热昏”与梨膏糖有着不解之缘——清末民初,杜宝林(艺名“小热昏”)的街头说唱很受老百姓喜爱,街头说唱不卖票,就靠卖点梨膏糖赚点钱养家糊口。一个曲种和一个产品就这样结下不解之缘,也就有了“小热昏”梨膏糖这个老字号产品。
杨菁说,师承杜宝林四代徒弟“小罗书”的父亲杨连根,在16岁时就学会了说唱“小热昏”以及制作梨膏糖。“小热昏”梨膏糖在一度消失之后又在她父亲手上得以恢复,并先后评上中华老字号、杭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而她也在十岁前就学会了做梨膏糖的手艺,“小时候,总是我在家做糖,我爸拿出去卖。”2012年底,她正式接任了“新掌门人”之位。
看着河坊街上不少商店易主,杨菁为“小热昏”梨膏糖感到庆幸。当初河坊街开街,他们作为杭州老字号特色产品以优惠条件被邀请在这条同样有历史感的街上开店。现在除了河坊街的直营店,“小热昏”梨膏糖还进驻了天福茂林、浙江特产、胡庆余堂、采芝斋等店家。
杨菁(左)与父亲、天一堂梨膏糖厂创始人杨连根(右)
“小热昏”梨膏糖老杭州人不陌生,但年轻人却不一定了解。好在现在通过直营店和网上销售,年轻人也十分乐于接受。河坊街上游客多,一些年轻人看到“小热昏”梨膏糖会引起好奇。“我们把梨膏糖的历史写成小故事印在包装上,很多顾客尝了之后,还会看看包装上的故事,随手再发个朋友圈。”杨菁说,现代人对于老底子的东西越来越认可,通过对“小热昏”梨膏糖的文化底蕴的挖掘,可以凝聚更多的年轻顾客,让产品不断向年轻市场延伸。
不久前,天一堂还在一款名叫 “入古” 的APP上试水了电商,杨菁表示,如今不少回头客都在线上购买,电商为她带来全国各地的订单。如果资金允许,她还考虑进入更多的电商平台。
天一堂创立至今,困扰着杨菁的问题是成倍上涨的租金。毕竟做的是单一产品,利润又不高,承受不了太高的租金。一旦碰到场地涨租金,他们就不得不搬迁厂房。“食品生产对工厂要求比较严格,需要经过多道审核才能通过,搬一个地方总得折腾近一年的时间。”杨菁坦言,要找租金低的地方就可能比较偏远,这又会带来人员的流失。
说到传统产品的创新,杨菁表示,“也曾开发过桂花味、奶油味、薄荷味等符合现代人口味的梨膏糖,不过卖得并不好”。经过市场选择,他们最终还是只留下传统口味。
不过,创新与传承在杨菁看来并不矛盾:“我们既保留了传统的配方,也保持了传统的纯手工制作,这样更能保持老底子的口味,也能保证产品的质量。但是我们在包装方面进行了改良,以前的梨膏糖是散装卖的,现在则是切成小块并采用真空包装,这既符合食品卫生要求,也方便顾客食用。还有销售渠道的改变也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杨菁坚信,新技术和新销售方式能把传统的味道带给更多人。
上一篇:楼外楼掌门人——邓志平
下一篇:振兴祥掌门人——包蕾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