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人
文章推荐
掌门人
首页 > 掌门人 > 掌门人
楼外楼掌门人——邓志平
发布时间:2017-10-09    点击:
楼外楼掌门人——邓志平
邓志平,杭州楼外楼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法人代表

    坐落在西湖的孤山脚下、正对三潭印月、毗邻文澜阁和西泠印社,这个创建于公元1848年的名餐馆“楼外楼”就像一块镶嵌在这片青山绿水间的红宝石,曾吸引了不少有名的文人政客。
    如今,这个有着近170岁“高龄”的餐馆成为了杭城的一张金名片。除了西湖,楼外楼也是游人来杭的打卡盛地之一。西湖醋鱼、东坡焖肉、龙井虾仁、叫化童鸡……除了这一道道令人垂涎的名菜,历史与文化赋予她的魅力,才是其经久不衰的原动力。
  难怪,邓志平说“压力很大”。

 
楼外楼掌门人——邓志平

    在接手楼外楼之前,邓志平的职业生涯都是围绕“生态环境”展开的,无论是从事西湖风景生态保护,还是就任杭州植物园园长,他始终围着本专业“生态学”打转。楼外楼对于他而言,是个美丽的意外。
    “刚接任那会儿,感觉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处处小心步步留意。”2009年的某天,他走进了这座“大观园”,迎面而来的视觉冲击感令他至今难忘,“在此之前也没来吃过,只知道这是一家专做杭帮菜烹饪的百年老店,是周总理曾经宴请外宾的地方,价格贵、装修豪华、有文化,这些是我全部的印象。”
    如今聊起楼外楼,邓志平能驾轻就熟地将其“脾性”娓娓道来。宛若一位“园主”,向每一位前来参观的来宾展示着宜人的风景。
    为此,他付出了8年的时间。“不同于一般的餐饮企业,楼外楼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在这儿学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传承,传承好这家百年老店留下来的文化、烹饪和服务。”
    每个人的胃都有一个故乡。楼外楼对于许多食客的味蕾而言,正如“故乡般”的存在。曾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徐匡迪来家乡杭州出差,恰逢与夫人的金婚日,于是俩人推掉所有的饭局来楼外楼点上三两菜肴低调吃饭。

 
楼外楼掌门人——邓志平

    每个人的胃都有一个故乡。楼外楼对于许多食客的味蕾而言,正如“故乡般”的存在。曾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徐匡迪来家乡杭州出差,恰逢与夫人的金婚日,于是俩人推掉所有的饭局来楼外楼点上三两菜肴低调吃饭。
    “谈起当年结婚时在楼外楼办喜宴的场景时,他曾说‘当时很穷,结婚摆了一小桌宴请亲朋好友’。”这件事给了邓志平很深的印象,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他开始明白楼外楼对于许多人而言是一个渗透着美味的记忆匣子。
    因此,除了传承“老味道”之外,他也开始思索怎样传承老文化,而这个“记忆匣子”的想法给了他在文创方向很好的启示。“我们可以向所有人征集他们与楼外楼的故事,然后以有趣的方式与大家共享,比如纪录片或情景剧,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邓志平说,目前就有一部有关楼外楼的电视连续剧处于审批阶段。
    在做好传承工作的同时,身为企业的领导者,邓志平也不忘紧跟时代的变化,不断变革并尝试新的事物。其中包括产品的研发、服务和管理技能的提高以及用互联网思维的角度发展企业。

 
楼外楼掌门人——邓志平

    除了那几道耳熟能详的传统菜,楼外楼每年会根据不同的季节新研发出一些时令菜。“我们还会以中西结合的摆盘方式,在老味道的基础上吸引年轻人。”邓志平说,传承和创新就像人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传承是基础,没有文化作为基础,楼造得再高也只是空中楼阁;创新增活力,没有创新,再古老的楼也就是个老房子,渐渐失去吸引力,只有两只手一起做才会完美。”
    他的创新还体现在对员工的管理上。“现在一些80、90后的年轻员工跟我们老一辈职工不一样,就业压力大心思也不稳定。”为此,他将管理体系做了调整,从原来的垂直式管理下放一级变到如今的扁平式管理,并从绩效考核入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还会定期组织员工活动,增加团队凝聚力。
    而在企业的发展策略上,邓志平还引入了“互联网”概念,从大数据的角度科学发展企业。比如,邓志平很看重一些平台上顾客发布的对楼外楼的网评,并以此改善不足之处,优化菜品和服务。为此,他还开发了一款有关楼外楼的APP,目前正处于优化阶段,日后将成为楼外楼接收大数据的“窗口”。
    “楼外楼每年接待的人流量在120万-150万之间,我们现在只是用数据分析人流、客单价以及菜品的点击率,以后还会针对顾客的年龄段、地域以及口味进一步分析。”

 
楼外楼掌门人——邓志平
 
    邓志平说这是他一直想做的工作,“通过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对比,把最好的东西提炼出来,才能创造出老百姓喜爱的东西。”